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光大人的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孟黎  发布时间:2017-06-30

摘要:  文化是灵魂,一个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国光大集团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抓党建,促改革,文化助推企业发展;凝人心,振士气,文化促进金融工作”,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

  文化是灵魂,一个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国光大集团十年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抓党建,促改革,文化助推企业发展;凝人心,振士气,文化促进金融工作”,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文联一届六次全委会上,中国金融文联名誉主席,中国光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如是说 。这是这位光大掌舵人十年奋斗的感悟,更显示着光大人的文化自信。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6周年之际,记者访问了唐双宁,探寻光大集团特色文化构建逻辑。

  一幅书法破僵局

  在光大H股上市历程中,有一个 “书法破僵局”的传奇。

  2011年, 当时光大H 股上市过程中,在境外寻找战略投资者。在与台湾富邦金控集团谈判中,双方陷入僵局, 都不想让步。怎么破解这上亿元的谈判困局呢?会谈期间用餐,台湾富邦集团董事长蔡明忠、蔡明兴,在悬挂于墙上的狂草书法“不到长城非好汉”前驻足良久,欣赏赞叹。唐双宁当即决定将这幅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相赠,对方高兴得当场表示,将原拟投资一亿美元投资增加到一亿三千万美元。七个字价值三千万美元,平均每个字约为429万美元!

  在中国金融文联一届六次全委会上,唐双宁首次披露这桩往事。

  "当然,这只是艺术的‘实用主义’价值,它的更高层次价值,它的令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的价值,非物所能见、非言 所能道也",唐双宁说。

  2017年 6月11日,卢森堡首相贝泰尔一行访问光大集团,唐双宁手书“双马图”相赠。在洽谈业务中,在谈判进行中,在上市敲钟时……唐双宁书画作品都是光大集团的”文化名片“。

  “在光大,我是既卖身又卖艺”,唐双宁自嘲;“唐董的字画是我们最好的公关礼品,为我们节省了大量开支”,光大人如是说。

  2007年6月,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被中央和国务院任命为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从“裁判员”到“运动员”,用何抓手治理光大?十年弹指一挥间,又如何成就“改革重组资产再造七个‘光大’”的辉煌?

  唐双宁说:“屈指算来,我到光大已经10年了。光大集团从十年前濒临破产到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列420位,2016年又升到313位,较上一年上升107位,提升位次居全球金融业第一名,也是全球唯一一家上升排名超百位的金融企业。光大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得益于文化的变化。”

  如何构建与塑造光大文化?唐双宁有独特法宝:以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通过抓党建,强文化,促改革,推动企业发展。

  在金融界,唐双宁是一位多面"大咖"。他是金融家,从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到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风雨十年业绩辉煌;他是艺术家,狂草书画自成至美;他是诗人,一首情真意切《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感人肺腑;他也是党史研究专家,几乎走遍了红军长征所有路段和重要党史发生地,几乎完整追寻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足迹,提出“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的观点,并为“长征精神”申遗。

  企业文化常常被解读为“一把手文化“,唐双宁自身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无疑成为光大集团的文化基因。

  靠“周恩来精神”攻坚克难

  “夜半三哭周总理,双宁长跪不敢起。长跪长将心自扪,唯将此心对天陈……”

  这篇荡气回肠的《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唐双宁创作于2006年1月8日。

  回忆起创作的那一天,唐双宁至今仍极为动情。“记得那天清晨,不知什么原因,我突然惊醒,下意识地打开电脑,突然发现,这天是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忌日。我一口气写下了《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一代人对总理的情感体验,凝聚在那心灵颤动的一刻。这首长诗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

  唐双宁说,周总理深深影响了我一生,我提出与毛泽东思想并列的“周恩来精神”的概念,并成功应用于打造企业文化,周总理无私的一生就是光大企业文化的标杆,“周恩来精神”对鞭策光大集团推进国企改革起到过特殊作用。

  唐双宁上任伊始,光大集团市场日益萎缩,案件频发,人心涣散。在此困局中,如何凝心聚力?

  忆往昔,唐双宁说: “把我派到光大,我没有思想准备,内心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是周恩来‘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崇高精神境界鞭策了我。上任后,我广泛听取意见,进行调研,谋划思路,同广大员工一起从‘周恩来精神’中汲取力量。我们召开专门研讨会,当播放方明朗诵的《周总理逝世三十周年祭》时,大家泪流满面。对照‘周恩来精神’,从内心认识到周总理为了党和国家的大局,历经大风大浪,置个人生死荣辱于不顾,而我们在和平环境下,面对一点困难,首先想到的是个人荣辱,感到内心有愧,在反思中坚定了把光大集团改革重组推向前进的决心。此后,我在不同场合多次号召学习‘周恩来精神’,到下属企业去宣讲,在天津周邓纪念馆建立中国光大集团思想教育基地。”

  唐双宁把“周恩来精神”概括为十个方面:一是追求真理,信仰坚定;二是忠诚于党,忠诚谋国;三是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四是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五是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六是与人为善,宽以待人;七是甘于奉献,不计个人;八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九是自我完善,终身三省;十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自2007年6月启动改革重组以来,光大集团从资不抵债,到2016年末资产总额达4.4万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42亿元,十年交出不菲成绩单。这个特殊央企改革重组成功背后,是“周恩来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

  用 “毛泽东哲学”把握全局

  在唐双宁看来,“一个金融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哲学家”。

  酷爱哲学的唐双宁,无论是现实工作,还是弄墨撰文,都渗透着哲学思辨。工作之余,阅读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枯燥乏味”哲学书籍的唐双宁,尤爱研读毛泽东的《矛盾论》,也把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给干部员工讲党课的重要内容。

  唐双宁告诉记者: “读了几乎所有关于毛泽东的书,走了几乎所有毛泽东走过的路。毛泽东思想是我个人以及中国光大集团的重要精神资源。”

  回望光大十年征程,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指引着光大实践。

  刚一上任,唐双宁就提出要分析光大系改革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他将光大集团的改革重组与国有商业银行的重组改制进行比较,总结他们改革存在“一同三异”:“同”即改革的目的相同;“异”即光大涉及多个行业,属多级法人体制;光大的改革不是国家定了就行了,还需要绝大多数股东包括境外股东的同意;光大有大量在港企业,改革重组工作要充分考虑保持在港企业的稳定。

  刚一上任,唐双宁就运用《论持久战》的思维提出:2007年以前,光大问题“犬牙交错”,矛盾重重,总体上只能处于市场防御阶段;2007年开始,通过改革重组的启动,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改革重组初步成效和新班子调整配备,为进入市场战略“反攻”全面发展阶段提供条件。

  在循序渐进中,唐双宁从宏观上给光大改革圈定了“三大战役、四大战场”,从抓“主要矛盾的高度”把光大银行摆在光大系改革的重中之重。光大银行改革的三大战役是重组方案出台、注资到位、公开上市;而光大集团改革的第一战场是金融企业、第二战场是实业企业、第三战场是成立“中国光大金融控股集团公司”、第四战场是在港企业。

  高韬战略为光大制胜奠定基础,而“长征精神”则成为光大人克敌制胜的“精神武器”。

  唐双宁认为,“长征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严格的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尊重实际的作风、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光大集团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次艰难的长征’,是学习党的历史以史鉴今的结果,是‘长征精神’激励的结果。长征胜利靠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搞好国企也需要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倒的精气神”,唐双宁说。

  十年来,光大集团探索出的“光大模式”,弹奏出国企改革发展的“黄钟大吕”,而“光大文化模式”则是其中最华美乐章。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人民银行发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银质纪念币

下一篇:新中国艺术的 “韶山热”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