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弱化去杠杆、不改金融严监管
来源:招商证券 作者:谢亚轩 闫玲 张一平 刘亚欣 周岳 林澍 发布时间:2017-08-15
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核心观点:
1、 货币政策的基调不变,流动性仍是中性适度。二季度的提法仍是“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新增“注重根据形势变化加强预调微调和预期管理”。二季度流动性提法是“‘削峰填谷’维护流动性的基本稳定”。我们认为随着三季度政府债券的发行压力上升,央行仍会维护利率中枢的相对低位,恢复债市的融资功能。
2、 央行认为“杠杆率增速放缓”,货币政策目标中不再谈“去杠杆”。央行谈及金融体系的去杠杆主要是从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同业业务增长放缓,是从金融机构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角度来看。证据之一是 M2 低速增长将成为新常态。维持 M2 同比增速在年末将回落至 9.0%-9.5%的判断。
3、 延续此前的“加强金融监管协调”的政策思路,专栏讨论“建立有效的资产管理业务监管制度”,这意味着大资管行业的监管政策有望进一步推进。此外,拟于 2018 年一季度评估时起, 将资产规模 5000 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 MPA 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
4、专栏讨论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模型引入“逆周期因子”。它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助于校正预期和基本面变化不一致的非对称性。二是校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性,有利于缩小供求缺口,避免“羊群效应”。我们认为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可以分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并非单方向助推人民币升值,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仍是“双向波动”。美元指数不会持续回落,中期的美元走强周期可能尚未结束。维持下半年外汇市场供求弱平衡、央行外汇占款低速增长的判断。
5、一季度央妈上调政策利率共 20bp,上半年市场利率上行的幅度为 住房按揭利率(17bp) < 一般贷款加权利率(27bp) < 10 年期国债利率 < 票据融资利率。考虑到社会融资结构中占比较大的狭义信贷主要是受一般贷款利率的影响,表外融资回归表内,而表内融资成本较低,因此我们测算 2017 年上半年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小幅抬升 67bp 左右,仍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上行、社融规模增速放缓,对实体经济的融资影响为负。然而,表内信贷持续扩张,表外融资从 6 月末也出现回暖,反映出实体经济资金需求依然较强,银行资金供给也依然偏好实体。因此,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可高估。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