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宏观

联讯宏观专题研究:城投转型的坚守与蜕变

来源:联讯证券  作者:李奇霖  发布时间:2017-08-17

摘要:城投转型的坚守与蜕变城投公司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又受旧《预算法》的限制,不得直接举债融资,只得借道城投公司。从 1992 年上海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成立,到 2008 年金...

城投转型的坚守与蜕变

城投公司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地方政府要发展经济,又受旧《预算法》的限制,不得直接举债融资,只得借道城投公司。

从 1992 年上海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成立,到 2008 年金融危机前,城投公司的职能是融资与投资并重。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城投公司的融资职能被打断放大。在政策支持下, 2009 年城投公司数和城投债发行量。

客观地说,城投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城镇化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它同时也带来了债务风险。

2010 年,中央对城投公司的政策,开始由鼓励变为收紧。 2014 年 43 号文的发布,要求剥离城投公司的政府性融资职能,城投公司的作用被削弱。但从实际情况看,连续 7 年规范城投举债的效果并不显着。这也是今年中央加大地方债务监管的重要之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政府需要通过融资平台筹集资金,在这种诉求之下,城投公司难以真正摆脱地方政府的影响。

因此,摆脱地方政府对它的依赖,是城投公司真正走向市场化的前提。

地方政府需要加快自身的投融资转型。投资方面,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无效投资。融资方面扩大正门,预计未来会是“地方政府债券+项目收益专项债券+PPP+城投公司”的组合。

在这种情况下,城投公司需要谋求业务转型, 来获得生存空间, 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盘活存量+转型增量”的方式。存量资产方面,通过 ABS、 TOT 等方式,提高资产效率。增量业务方面,适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未来转型的方向,在 PPP 和政府购买服务领域进行更多探索。

不同的城投公司,所承担的职能不同。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注定了它们的归宿也不一样。对于“转贷型”的城投公司,大概率会被关停。从事具体业务的城投公司,可以通过重组整合,组建为商业类国企、公益性国企和业务多元化的集团国企等等,资产雄厚的城投公司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组建金控集团。

风险提示: 地方债务监管过严,加大经济下行压力。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8月央行MLF操作简评:MLF净投放量创近期新高的背后

下一篇:每周要闻分析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