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宏观

人口专题报告(一):“剩男”几千万,为什么“胜女”更受关注

来源:东兴证券  作者:谭淞 张怀志  发布时间:2017-12-13

摘要:近 30 年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男多女少)持续高位运行,性别比长期失衡的恶果正逐渐显现,但尚未引起社会足够关注。 一方面,根据预测,2025 年前后将有 2000 万到 4000 万男性将因无妻可娶而...

近 30 年来中国的出生性别比(男多女少)持续高位运行,性别比长期失衡的恶果正逐渐显现,但尚未引起社会足够关注。 一方面,根据预测,2025 年前后将有 2000 万到 4000 万男性将因无妻可娶而被动单身;另一方面,随着观念逐步解放、收入和社会地位提高,越来越多女性选择主动单身。

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 虽然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但十几年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仍高于正常值。

分地区来看,我国新生儿的性别失衡现象在两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非但没有扭转,反倒有不同程度的恶化。

适婚年龄人口“男多女少”。 从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的人口数量比较、城乡差异比较等各个角度分析,中国人口性别比例失调、男性人口数量过多都是不争事实。

“姐弟恋”可缓解“剩男问题”。 同年龄组中男性人口数量偏多,传统“男大女小”的婚配方式会加剧男性数量过剩,“女大男小”的年龄搭配可缓解男性面临的婚姻挤压。

“老夫少妻”婚姻模式可能会迟滞性别失衡这头“灰犀牛”,但是相应的适龄女性的缺口会放大,以时间换空间,还是以空间换时间,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仔细斟酌。

“剩女”不剩,多为待嫁而沽的“胜女”。 “胜女”多为具有“高学历、高收入、高职位”等特征的优秀女性,因在现实约束和择偶策略下难觅佳偶,选择主动单身和不将就。 未来保守估计具有本科学历的“胜女”(27-34 岁)至少有 130 万。

“胜女难嫁”背后是单身女性的两种心理状态“作怪”,一是“宁缺毋滥”的择偶心理,二是向往与恐惧并存的婚姻家庭心理。

“剩女”数量较少却更受关注,原因有三。 一是对性(别)的窥探是人类的本能, 二是女性自我意识觉醒与落伍社会观念存在冲突,三是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剩女”话题热度不减。

风险提示:

1 婚姻并不是幸福的保证,但却是每个人都要直面的选择

2 受数据质量和估算方法的制约,本文预测分析有误差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宏观大类日报:既要加息,又要保通胀

下一篇:遗产税专题报告:遗产税现实挑战大 收入差距调节可期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