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弘基金:以大为美的时代悄然来临 你准备好了吗?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7-02-27
2016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明显分化,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不断下跌,以沪深300为代表的中大盘蓝筹股却不断走高,风格明显切换。然而过去A股市场却有喜欢炒小的传统,并且依此策略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据统计,在2016年之前的十年间,满仓买入市值最小的十只股票,并且每年调仓1次,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0%,大幅超越市场。
A股市场喜欢炒小,通过对比AH股溢价,利用回归分析,可以大致估算A股的壳价值,2012年这个数值是20亿元,截至目前,A股2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的数量(除了那些正在连续封板的新股)是——0。除了壳价值外,资产注入、借壳重组、大额并购等可能带来未来预期现金流剧增的或有期权也增加了小股票的价值。
如今,这些因素正在消退。去年开始,监管层明显加快了IPO的节奏,2016年A股IPO数量为227家,创下了5年新高,预计2017年这个数字将继续增长40%以上;再融资政策也在调整,和主业不相关的跨界并购不被鼓励,企业再融资的比例和时间间隔也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主业不够突出,自身造血能力不强的企业在市场上越来越“难混了”。可以想见,在监管不断趋于完善的情况下,A股小企业的估值溢价将会发生系统性回归,未来基本面不好、全靠概念支撑的一些“妖股”将逐渐失去光环,类似港股市场,1元以下的“仙股”也将大量出现,当然,真正具备成长性的牛股也不会被埋没。
除了监管环境的变化在促进风格切换,实体经济层面也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最近两年,在企业层面的微观调研经常发现,一些大企业的开工率已经满产,但同时行业里还有大量的剩余产能,“大企业忙不过来,小企业开不了工”,这种奇怪的景象正在大范围上演。除了监管趋严等政策性因素外,更本质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已经基本完成,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快速增长的领域越来越少,而企业间的竞争确日趋激烈,企业的成长正从粗放的行业型增长向精细的份额型增长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具备规模、资本、技术、品牌优势的大企业更加容易生存。以白酒行业为例,这个行业过去以高毛利、高区域壁垒著称,企业的日子都很好过,因此行业格局十分分散,但是经过最近一轮的行业调整,我们看到以贵州茅台为代表的的龙头企业正在讯速地提高份额,而过去风光无限的一些小酒厂则制造了大量的银行坏账。
在创新最活跃的高科技领域,这种情况也在发生。我们过去从来都没有这么深刻地感觉到科技“巨头”们对我们的影响,我们的生活正在被BAT以及他们的“家族”重度包围。大数据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人工智能是未来经济、生活新的制高点,而大企业的优势明显。过去创业者们常被问道的问题是“你怎样应对腾讯的竞争?”,如今他们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做才会更快地被腾讯收购?”
以大为美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你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