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梅兴保:中国书画如何走出去?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安仁  发布时间:2017-03-06

摘要:     曾在家乡务农,当过民办教师、做过电影放映员、担任过公社秘书……复杂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梅兴保的性格与担当,在长期从事金融业的同时,书法成为其毕生爱好。梅兴保,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全国...

 

  

  曾在家乡务农,当过民办教师、做过电影放映员、担任过公社秘书……复杂的人生经历,塑造了梅兴保的性格与担当,在长期从事金融业的同时,书法成为其毕生爱好。梅兴保,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十二届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画院书法家。今年两会,他提交了《关于开展中国书画国际传播情况调查研究的建议》,从文化国际传播的视角,探讨中国书画走出国门的方式与策略。

  中国文化诸多标签中,中国书法与绘画占据不可撼动地位。国外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的浓厚兴趣,无不围绕中国书画展开。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其中提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并强调,“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在国际经济、文化交往愈加频繁的当下,“开展中国书画文化国际传播的研究势在必行”,梅兴保说。

  传播书画文化大有可为 

  2014年,梅兴保随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访问德国、匈牙利、意大利三国,作为送给外国友人的礼物,梅兴保挥毫,写下了八幅书法作品。访问匈牙利期间,梅兴保书写并赠送对方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对方大为惊喜。两届政协委员的履职经历,让梅兴保深刻意识到书画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

  国内艺术界,早在数年前就已关注书画艺术在国内、国际传播的必要性。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张改琴曾提出“如何提高书法学习的普及性和专业性”的问题。她建议,各高校应积极开设书法专业,中小学在每年招录教师时,也应加大书法教师比例。她曾说:“书法是我国的文化瑰宝,目前多数人已经认识到了书法教育的重要性,但苦于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

  在国际领域,欧美国家民众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接触中国书画,顾洛阜、艾略特、安思远等诸多收藏家,倾力收藏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在欧美国家艺术创作和艺术市场中产生一定影响。20世纪中期,华人学者开始在欧美文化界和大学课堂传播中国书画。在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痴迷中国文化的群体日益增多,且期待着专业、传统的中国书画传播与教育;我国古老的书画艺术,也需在新时期向更广泛领域传播。因此,在对传播史进行全面梳理基础上,研究传播策略,将文化需求精准对接,让国外民众明晰书画国际传播的悠久历史,对提升其对书画艺术的认知起到重要作用。

  在提案中,梅兴保认为,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必须有相应文化发展战略与之相配套,来充分展示中国的软实力,“作为中国文化根基的中国书画大有可为”。

  书画传播的现实困境 

  2014年,梅兴保前往陕西调研。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西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给梅兴保提供了创作灵感,梅兴保现场吟咏了一幅对联,并即兴书写“西市贸易通欧亚,大唐文化贯古今”。面对书画海外传播的困境,梅兴保有着自己的担忧。

  虽然中国书画早已名扬海外,但将书画作为文化名片进行海外传播,仍旧存在很多现实困境。在海外实施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是当地高校、孔子学院等教育机构。他们通过书法、中国画课程开设,系统传播中国书画。但面对日益增多的受众群体,战略规划与课程设置面临挑战。同时,没有切实可行的中英文对照教材与理论书籍、师资不足,同样困扰着书画文化的传播。

  据统计,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从10年前的不足3000万人,快速攀升至现在的1亿人。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都相应地开设了书法课,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新泽西大学,英国的伯明翰大学,俄罗斯的国立师范大学等。但受众文化背景不同,接受书画、尤其是书法的水平并不相同。而从事书法教育的教师也分属不同流派风格。因而,制定一套既可通行,又能灵活多变的传播实施方案至关重要。梅兴保在提案中指出:“要实地调查研究西方高校、孔子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学员结构、师资配置、教材教法等一系列相关内容,总结经验、扬长补短。”

  寻求破解之道 

  先后担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教科组组长、中央金融工委办公室副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总裁,梅兴保在金融领域有着丰富的履职经历,他站在战略高度,更注重破解难题的逻辑步骤与统筹协调。

  在战略层面,面对国际文化环境传播中国书画文化,与传统的书画创作、教学存在巨大区别。跨文化传播,需要建立相似的价值体系与审美取向,构筑起文化认知基础,并使受众明晰传统书画的话语体系,这都将成为期待破解的重要课题;西方保存的大量中国书画文献,加之当下的诸多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也为书画文化传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基础与工具支撑。梅兴保在提案中提出了六项具体方案:一是汇编中国书画文化传播世界之文献目录;二是将世界著名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馆藏中国书画名迹进行汇编;三是整理中国书画文化世界传播发展史;四是探索互联网时代中国书画的国际传播新路;五是整理世界各国孔子学院和华人社团传播中国书法文化的实践;六是探讨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书画创意产品研究与设计。

  梅兴保说,要“立足于中国书画艺术丰厚历史积累,用创意设计的手段将书画与现代产品结合,从造型语言、材质工艺、使用功能、商业模式、文化推广等角度展开研究,以旅游产品、文化礼品、外交礼品、生活用品、公共空间为产品领域,建立互联网时代的现代传播与商业视野,着力于国际化的中国书画艺术产品的研究与设计。通过研究与设计使书画以更多元的形态、更创新的面貌在书画的国际舞台上发挥光彩,展现活力。”作为金融领域的政协委员,他从产业发展角度,给传统的书画传播提供了全新思路。这与相关文件不谋而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

  海外书画文化传播,为文化输出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扩展出广阔的创意空间。这一领域的开拓,为中国书画群体提供了广阔平台,也期待着产业模式创新与文化战略理念的不断更新,为民族文化输出与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能量。       (本文图为梅兴保书法作品)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马荣的雕刻人生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