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寡信”与企业诚信建设
来源: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08-06
如何加强企业的诚信建设?
朱燕祥 画
企业的诚信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企业外部诚信环境的治理和建设而言,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诚信相关的法律规范体系,不仅能使其覆盖诚信所涉及的所有方面(包括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追究以及为企业诚信数据的开放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等),而且加大企业失信的执法处罚力度,使企业的作假行骗念头在巨大失信成本的压力下而自行消解。
第二,完善企业诚信责任评价指标体系,加快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应用是当代企业诚信制度建立的核心要素。将社会认可的诚信道德元素转化为对企业的定性考核和定量统计并定期公布,既可为企业诚信的履行情况提供对照,也可为政府监管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监督提供实时参数。
第三,通过壮大信用中介机构规模、增大征信业从业人员的数量、提升信用中介行业整体水平等方式,积极发挥其在企业信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效避免企业失信;充分利用行会中介诸如行业组织、商会组织、协会组织、工商联组织的制度约束和激励功能,推动企业守信用、讲诚信(一个企业如果在同行、同乡、朋友的心目中因不讲诚信而名誉扫地,在圈内马上就会被边缘化);借助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的诚信信息,对失信企业公开曝光,便于大众了解与监督,形成一种人人喊打、失信企业无处可遁的氛围与环境。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企业诚信离不开外在力量的监督、约束和引导,但企业诚信更重要的则是依赖于企业诚信文化的形成以及从领导到员工对诚信观念的一致理解、深度敬畏和高度认同,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的统一中,实现诚信的高度自觉和自为。为此,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
第一,企业家应自觉向伦理型领导转型。领导的作用是引导和激发被领导者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领导者影响着公司文化和组织的内部伦理(据有些专家研究,“企业内部伦理”可以使供应链整体“熵”减少到最小值,企业之间诚信关系演进的过程就是熵值逐渐变小的动态过程)。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他们总是把企业中的重要他人,作为自己伦理行为的引导和尺度。根据社会交换理论(social exchange)与杜会学习理论 (social learning)的研究结论,人们会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结果来决定是否学习或者模仿该行为。员工如果感受到企业领导者以一种伦理的方式对待生产和经营,员工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工作,表现出组织倡导要求的行为。“一位好企业家,就是一家好企业。”
20世纪50年代,在全球范围内公民权利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空前觉醒的背景下,商业伦理(bossiness ethics)或组织伦理 (corporation ethics)思潮开始萌动,其研究具体分为三个方向:组织伦理准则、组织伦理氛围以及伦理型领导。三者之间,伦理型领导直接影响伦理准则的制定和伦理氛围的产生,作为其他变量的外生变量,成为组织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企业伦理型领导所具有的诚信意识、诚信作风、诚信操守、诚信行为、诚信激励以及不尚“轻诺”的品质,对于企业培养员工的诚信意识、创建诚信氛围、形成诚信文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美国著名管理咨询专家沙因在《企业文化生存指南》一书中指出:“大量案例证明,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原动力,但诚信作为核心价值观是万古长存的,它是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一个没有诚信文化基因的民族,不能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没有诚信文化的企业,也很难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员工生存、发展的方式以及心理状态和习惯。企业诚信作为当代背景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生变量,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诚信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支撑。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通过宣传和培训,使企业员工真正明白什么是企业诚信、为什么需要企业诚信、在自己的具体岗位和生活中应当怎样坚守诚信,真正使诚信理念入脑入心,在员工灵魂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感和认同感。通过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将企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品质、顽强作风挖掘和提炼出来,成为大家认同和遵从的价值规范。员工一旦沉浸在这种浓烈的诚信文化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会把诚信行为作为第一考虑,即使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也能把真实情况告诉客户或利益相关者。员工们不仅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会采取更加负责任的行为。
企业诚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符合企业实际和社会伦理规范的内部诚信准则,诚信准则表明了一个企业期望员工在诚信问题上做什么、怎么做以及应承担的行为后果。把诚信纳入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企业诚信文化的形成、巩固能起到良好的强化作用。有了诚信准则,就应当严格执行和遵守,否则,就是最大的不诚信或是对诚信的最大讽刺。
企业的诚信文化建设应与企业员工的执行力提升密切结合起来,员工有没有执行力,不仅仅是一个能力问题,而且是一个诚信问题。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个“省吾身”中有两个讲到诚信,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讲的就是执行力问题。员工执行力不强或做事不尽职尽责,是对企业“不忠”亦即不诚信的表现,而借口诚信,泄漏企业经营机密同样是对企业“不忠”亦即不诚信的表现(企业经营机密受法律保护,把诚信与法律对立起来乃是对诚信的误解或曲解)。员工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履职能力和执行能力,是忠于职守、承担对企业的诚信责任的重要表现。
此外,企业在追求诚信的过程中,还应建立内部诚信监督、激励与惩罚制度、完善企业诚信责任信息披露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和发展趋势的企业诚信责任愿景及诚信责任管理规划等。
企业诚信建设任重而道远。愿中国的企业家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能时刻牢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狼来了”等教训,不忘老子“轻诺必寡信”的忠告,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不懈努力,取得更大成绩。(四)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人生识字忧患始
下一篇:世情奈值不容真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