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凤凰展翅于京畿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9-10-14

摘要:  策划人语   物换星移七十载,砥砺奋进著华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金融时报》金领生活周刊推出国庆特刊。在建设篇,聚焦刚刚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收藏篇,通过一枚枚邮票,通过一个...

  策划人语 

  物换星移七十载,砥砺奋进著华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金融时报》金领生活周刊推出国庆特刊。在建设篇,聚焦刚刚通航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收藏篇,通过一枚枚邮票,通过一个个烟标、火花,通过一枚枚钱币,展新中国70年万千气象;在文艺篇,通过一个个个体悲欢,通过一张张手机照片,通过一行行诗篇,览新中国70年辉煌历程。“倚杖独看飞鸟去,开窗忽涌大江来。”回首历史,汲取力量,继续前行。 

  宽阔壮观的跑道,宏伟壮丽的航站楼,楼前交错复杂的公路网……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给参观者的最初印象。这座机场,或将成为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全球的航空新地标。她彰显出的建筑艺术特色、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或将成为每年上亿途经旅客最难忘的记忆。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屹立国门的建筑景观 

  对于外国旅客而言,机场航站楼往往是对一个国家的最初印象。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航站楼就是国门象征。在机场建设中,航站楼建筑设计是重头戏,既要经典实用,又要体现国家特色。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效法“东方巨龙”,天窗形状都取自鳞片形象;惠灵顿国际机场的设计灵感源自海中岩石和海洋怪兽的传说,外形酷似海岸“悬崖”,使用大量精美的铜板来反射光线,显得古朴而华丽;西班牙莱里达机场像调色板一般美轮美奂,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如沙漠帐篷,摩洛哥马拉喀什梅纳拉机场状如阿拉伯传统建筑……无一例外都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门象征。

  凤凰展翅,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拍图带给人们最直观的视觉印象。国际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这位曾经亲手缔造过迪拜舞蹈大厦、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南京青奥中心等建筑奇观的艺术家,赋予这座机场以凤凰的意象。

   

  航站楼指廊的露天庭院。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卷阿》用凤凰栖息于高岗梧桐,比喻周天子有道而贤臣聚集。于是,凤凰栖息,不仅是古今向往的祥瑞图景,也是政治得道、邦国安定的形象比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这只舞动的“凤凰”,栖息于京津冀城市群正中央,也成为盛世的鲜明写照。

  1989年,老一辈建筑大师弗兰克·盖赫里曾说,扎哈·哈迪德是多年来所见设计发展轨迹最清晰者之一。她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与创新。这种激情和创新,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中就有鲜明体现:这座占地14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仅屋顶投影面积就相当于25个足球场。大厅内,8根巨大立柱支撑起庞大的室内穹顶空间,成就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以及最大的无结构缝一体化航站楼。

  正如建筑评论家艾达·路易丝·胡斯塔布所说,从扎哈·哈迪德作品中,“可以看到其中始终含有原创的和强烈的个性视觉,这种视觉已经改变了我们观察和体验空间的方法。哈迪德的碎片几何结构和液体流动性,比创造一个抽象且动态的美好事物要做更多工作,这是一种探索和表达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主要工作”。无疑,扎哈·哈迪德是使用碎片几何与液体流动的高手。在新机场中,形如凤凰展翅的“五指形”航站楼,使旅客从出发层到登机口最远只有600米,步行约8分钟。为形成通透的采光效果,设计师使用了面积达18万平方米、由中央天窗及六条条形天窗和八个气泡窗构成的采光带。光玻璃就用了12800块,其中屋顶玻璃8000多块没有两块是一样的。巨大屋顶被设计成一个自由曲面,令人啧啧称奇。

  历时四年打造的这座“新国门”,按照设计,其终端旅客吞吐量1.3亿人次,飞机起降量可达103万架次,因而,它被国际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航站楼里的民族风 

  到达旅客穿过廊桥取行李、购物、休憩,出发的旅客办理手续、通关、候机,一座航站楼的内部设计和装饰,都是令人无法忘怀的记忆。

  在内景布置中,体现地区或民族风格,常常是国际著名机场的特色: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雕花大缸、九龙壁,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每个航站楼都有植物园,绿荫密布,池塘纵横;一座40米高的瀑布从玻璃圆顶的屋顶倾泻而下,足以令旅客旅行后的紧张感顿消而恢复平和。德国慕尼黑机场则将啤酒厂囊括其中,迷你高尔夫球场、互动的飞机体验以及巨大滑梯,常令旅客流连忘返。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内,也充满了中国文化元素。扶梯口的红墙,宛如北京皇城墙与紫禁城内墙的颜色;扶梯两侧的传统窗花与仿灰色石墙,向旅客传达着强烈的古都信息;墙头的琉璃瓦、下方的汉白玉栏杆、柱头的斗拱以及停车楼内用来标示划分停车区域的麋鹿、仙鹤等祥瑞图案,直接将人带入这座三千年古城的文化氛围中。

  

  大兴机场中国园。东方IC

  作为点睛之笔,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五指廊”中,还隐藏着几座“秘密花园”。主题为丝园、茶园、田园、瓷园和中国园的五座花园,不仅可供旅客在候机或转机过程中休息放松,更传递出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园中,亭台间假山纵横,游廊贯通。在这座现代化地标中,令人顿生“穿越时空”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园”中,雕梁画栋间,朱漆彩绘尤其显眼。设计者不仅传达出中国文化鲜明信息,更给国际旅客展示了所在城市的园林风格。设计者运用了北京园林的风格特征,令观者立即能联想到北海静心斋与颐和园游廊。

  科技含量令世界瞩目 

  在过去数十年里,随着航空旅客不断增加,著名机场大多以占地面积巨大而著称。沙特阿拉伯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就以占地7万余公顷而闻名,美国的丹佛国际机场,拥有美国最长的起飞跑道。

  

  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大兴机场站检票口。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交通设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规模自不必说,其科技含量则更令世界瞩目:

  它拥有全球首座有高铁下穿的航站楼。北京地铁北京新机场线、京霸高铁、廊涿城际、S6线已经铺设待用,另外还预留了2条轨道交通线以备后起之需。当高铁以350公里/小时的速度通过“高铁隧道”时,强大的振动和风压,将对建筑设计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为了机场安全,建设者采用了层间隔震技术。航站楼首层楼板下,隔震支座密布,将航站楼首层和地下一层完全隔开。分布在整个航站楼中的1320套隔震装置,则能极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使得建成后的新航站楼,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体隔震建筑。

  它有诸多的因科技注入而呈现的“过人之处”。机场高速公路采用我国首创的双层出发高架桥,大面积采用融冰雪材料、把冰点降到零下12℃;大量自助值机设备和自主行李托运设备;帮助旅客快速通关的人脸识别智能设备;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

  

  图为机场“喜迎建国70周年”展板一角。东方IC

  

  图为机场各项功能设施正在紧张调试中。东方IC

  当飞机降落的广播响起,旅客透过舷窗,就能远眺到“凤凰展翅”的身姿;走出廊桥,在宏大空阔的空间内驻足时,一个古国北方新的交通坐标逐渐清晰。

  相关阅读

  布局临空经济区 

  一座机场对一片土地意味着什么?《竞争论》作者、世界竞争战略研究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解释直指核心:机场是国家和地区经济成长的引擎。 

  国际上成熟的机场,承担的不仅是简单的人员与货物运输,更有着近如住宿、娱乐、餐饮,远到生产、贸易、科研等各种产业功能分布,聚集在机场附近的产业集群,联通着世界各地的精英、资本和技术。因而,一座机场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远不止跑道与航站楼,更在于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 

  缔造的不只是一座机场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全球都市圈和大型机场的发展,临空经济也日益成为城市竞争的新方式。国际上,临空经济是一种产业组成形态,它依靠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使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及其周边聚集,并形成由航空运输业、航空运输服务业和具有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因而,临空经济是具有巨大辐射力的新型区域经济形态。 

  “空铁联运的通达之城、中国韵味的文化之城、拥抱世界的交往之城、临空经济的创新之城、形象鲜明的印象之城、生态智慧的宜居之城”,在《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2016-2020年)》中,就曾对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的建设目标作出了明确定位。 

  在该规划文件中提出,为发挥北京新机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辐射作用,北京市将与河北省合作共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以此来促进京冀两地深度融合发展。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已规划完成三个功能区组团,共150平方公里,其中河北部分约100平方公里,北京部分规划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规划了航空物流区、科技创新区和服务保障区三大组团。 

  由此,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机场建设并投用的同时,临空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科学布局产业结构 

  到底一座机场附近的临空经济区,能为所在地区带来多少具体经济效益? 

  据国际经验推算,机场的投资效益比是1:8,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总投资近2000亿元,因而未来预计产出将达1.6万亿元;另外,根据国际民航组委会的测算: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3亿美元的经济收益,能够带来1000个直接和3700个间接工作岗位,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直接创造出80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一个航班将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每天旅客吞吐量中约20%的人会在机场所在城市食宿,由此带动城市就业,形成多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其经济收益可谓不容小觑。 

  既然要形成综合性平台,就意味着临空经济区不能仅追求高大上,更要精而细。多方资源聚合的同时,科学的分布与产业生态精致布局更为重要。 

  作为新机场的建设主体,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就超前进行了多项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的产业规划相关研究工作,2017年,北京与河北两地共同委托中国民航大学编制完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产业规划(150平方公里)。规划提出,未来着力打造航空物流产业集群、临空服务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临空创科产业集群和国际商务产业集群等五大产业集群,建成国际化、高端化、服务化的临空经济区。 

  据悉,新航城公司早已开展了城市设计工作以及综合交通、海绵城市、地下空间等专项规划,实现高水平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打造新国门形象、国际交往中心承载区。 

  打造“一刻钟生活圈” 

  值得关注的是,新机场的临空经济区除了发展产业集群外,还将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以备未来产业之需。同时,考虑到未来每年将有上亿旅客从空中俯瞰临空经济区,从而打造大尺度、大色块的绿化景观,也提上了日程。 

  与经济生态布局同时,文旅的产业投资自然不会缺席。大兴区就曾明确提出:进一步培育临空经济时代文化旅游等文化业态,培育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旅游集聚区,并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为引擎,全力建设国际旅游集散中心,打造大兴独具特色的临空文旅“新名片”。 

  今年8月28日,2019首届临空经济时代新文旅产业投资峰会在大兴区举办。大兴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临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合作联盟。该联盟将推进大兴临空经济与文旅产业发展升级,搭建“产业+智库+资金+运营”四位一体的智慧交流、模式创立与资源整合的工作模式。 

  “到目前我们已经储备了包括迪拜伊玛尔、汉诺威展览公司等在内的10个文旅项目,这些项目落地后将引领周边新业态的发展”,北京新航城控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外,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内的国际会展中心、国际健康中心、国际购物小镇、综合保税区四大项目,已全部进入招商阶段。计划打造的“一刻钟生活圈”,布局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商业等配套设施,计划建设的国际化人才社区等项目也正浮出水面。(安仁 )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全力打造“工程金融服务创新平台”

下一篇:一支腐竹载乡愁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