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时讯 > 文化

真故事才能警示人 读纪实文学《追问》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安仁  发布时间:2017-04-14

摘要:  近来,反腐纪实文学《追问》受读者热捧。该书作者丁捷,在中纪委和江苏省纪委支持下,获得了633个鲜活案例资料,他从中遴选出28个地厅级以上与省管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典型,采访其中13人,记录了数十万字一...

  近来,反腐纪实文学《追问》受读者热捧。该书作者丁捷,在中纪委和江苏省纪委支持下,获得了633个鲜活案例资料,他从中遴选出28个地厅级以上与省管领导干部违法违纪典型,采访其中13人,记录了数十万字一手材料,最终呈现出8个深度解剖案例,展现出这些官员如何一步步从违纪到违法的过程。丁捷说“这是一部微观式作品,微观到具体的一个人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贪腐的。”该书发行量现已超过30万册,并持续热销。近年,反腐类非虚构文学作品并不少见,为何《追问》能够保持如此热度?

  当代“罪与罚”

  《追问》给读者最直观的感受是叙事行文客观公允。作家二月河特为《追问》作序,并大力推荐。他在序言中说:“所有的人物,大都曾经是颇为耀眼的成功人士,也几乎都因为反腐风暴而受到党纪处分,有的成为了阶下囚。他们的斑斓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他们的心路历程令人惊悚震惊甚至压抑窒息,他们的如此结局令人五味杂陈,瞠目结舌。”

  二月河的推荐,不免令人想起上世纪90年代,其作品《雍正皇帝》中对山西国库案、科场舞弊案的细致描写,在其笔下,腐败并不一定是贪污、受贿,腐败官员也并非天生秉性如此,每一个落马官员有着各自不同又深刻复杂的经历,在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与实践中做了错误选择。《追问》有着与《雍正皇帝》诸多相似之处,那就是站在公正视角,摒弃先入为主的观念与态度,以客观、深入的笔触讲述故事,从人性角度,揭开腐败案件的衣襟,袒露出最真实的人和事。二月河说,“《追问》是当下一部难得一见的长篇非虚构文学,更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当代‘罪与罚’……是一部融入其中、摒弃说教的人文反腐教材,更是一部运用文学力量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劫后人语’。”

  人性真实可触

  这部书的动人之处,是落马官员的故事与人性真实可触。

  面对600多个案例素材,丁捷最终选择了8个进行细致描绘。他说,这本书的切入点是挖掘涉案官员内心世界,还原他的精神演变,这是一个隐秘、漫长的心灵蜕变的过程,选择的案例必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这8个人身份有差异性,代表了不同的行业特点,有地方领导、教育系统的、国有企业的、文化口、经济口等,有一定覆盖面。

  在每个案例后缀的“访问手记”中,丁捷为受访者设置了“人生问答”,以“追问”形式再次深入他们内心,探寻人性的幽暗与复杂。丁捷认为,他笔下的《追问》是描述官员的成长和奋斗史,追寻他们心灵世界一些隐秘的缺陷,刻画他们的蜕变轨迹。在作者看来,从满身光环的成功人士,一夜之间变成阶下囚,变成受党纪国法严惩的人,其间必然有一个漫长转变过程。丁捷最下工夫的地方,就是抓住并表现这一过程,因此,“追问”的不仅是事实,更有事实背后的真实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要把自己的人生变成这种样子?”

  一位正部级落马官员讲到“我的事发,是我自首的。这在省部级以上干部的案例中,并不多见吧。这也是我的坦荡,我的天真。当然,这里面也有我的绝望。我不断被人举报,风声传得越来越大。有人说,中纪委已经掌握了我大量违纪违法事实,就等着中纪委常委会研究,一旦线索确凿,常委会通过后,就会对我采取措施。人在这种信息的包围中,是很难受的。”书中不仅有自我陈述,更有细致的心理描绘。与新闻报道式描写不同,丁捷笔下的落马官员有血肉,有情感,有细节,这样的案例,才有充分警示性。

  不可忘却的警示

  深挖真实故事之后,《追问》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给后来者以警醒。

  让丁捷印象特别深刻的“蜕变者”,是一位文化厅长,他的问题,被丁捷定义为“被动腐败”,不使用自己的公权力,但也不过问、不履行自己的监管责任,致使手下人发生很多问题。他的不作为,其实就是一种变相腐败。这位文化官员纵容手下收假字画造假,扰乱市场,到最后受到降级处分。但实际上,他思想上并没有真正接受这种处罚,也不承认自己有责任,他把不作为看成一种理所当然。他的态度令我震惊。归根结底,就是有一部分官员认为自己只要不做坏事就是好官。实际上,你占据一个位置,却没有履行相应职责,这就是失职。因为,造成的影响或许和有些坏官的危害是一样的。

  书中提及的很多官员,他们的前半程都踌躇满志,后半程才发生重大转折。丁捷说: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人格。每个人的人格不一定都是高大全的,我们要承认人性里的薄弱环节,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人会得到历练修复,有人则会顺流而下。这个薄弱点发生在什么地方?书中提到的8个案例各不相同,基本上在人生转折点上体现得比较明显。比如有个落马官员,他讲到他的心理变化是从他干得最好的时候开始的。他当县委书记时,提拔市级领导,从市所属县里面选3个人,他是其中之一。他认为他干得最好,但其他两个人一个进了市常委,一个当了副市长,他被派到人大去当副主任。他觉得对他不公平,吃亏了,需要得到补偿,所以在经济上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后来几年就迅速动摇了。实际上,是他的人生观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我觉得绝大部分人从一个普通人到领导干部,他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所以大部分人的道路都是正常的、向上的、积极的”,丁捷说。

  近年来,反腐题材文学创作众多,《曲终人在》、《一座营盘》以及周梅森《人民的名义》等,都受到读者好评。有评论指出,近些年来,非虚构文学非常盛行,而且特别受欢迎,它从真人真事出发,通过艺术想象、加工,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特别有艺术感染力。尤其是反腐题材作品,从落马官员身上,能找到些许人性负面的影子,给读者更深刻启示,正如二月河所说“这些人物或男或女,或正部级,或正副厅级,或在地方党政机关,或在省属实权部门,或在高校,或在国企,起点有别,际遇各异。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在他们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大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可一旦拥有了权力,放松了警惕,任由人性中的负面因子疯狂肆虐,其人生结局竟然如此的彻底归零。”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云计算行业会议在京举办

下一篇:陕西省现代刻字研究会成立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