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报: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相对旺盛
来源:国海证券 作者:陈晓朋 代鹏举 发布时间:2017-04-17
MPA 考核压缩银行表内扩张。 3 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1.02 万亿,新增社会融资规模 2.12 万亿, 2017 年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较 2016 年同期减少 3800 亿元,新增社融较 2016 年一季度增加 2800 亿元。从结构上看,一季度表内信贷减少的主要源头是票据融资的大幅收缩,2017 年一季度,新增票据融资较 2016 年同期减少了 1.3 万亿,风险事件频发以及 MPA 考核使得银行主动收缩票据业务。另外,一季度居民中长期贷款较 2016年同期多增 3500 亿,企业中长期贷款较 2016年同期多增 6500 亿。从占比上看,一季度新增居民与企业中长期贷款分别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 34%和 63%,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依然存在滞后性,但从趋势上看二季度会进一步收缩。
非标大幅反弹推升社会融资规模略超预期。 3 月新增委贷、信托、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合计 7539 亿,占当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的36%,一季度上述三项合计新增 2.05 万亿,占新增社融规模的 29%,而 2016 年 1-10 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以及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规模是持续收缩的,新增规模为-1120 亿。非标类的大幅反弹至少意味着部分实体企业由于融资受限,不得不通过表外的方式来获取资金。那么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哪些行业?从政策层面看, 2016 年 10 月房地产调控加码限制了房企的融资途径,而自 2016 年 11 月开始,非标规模开始反弹,因此房地产企业很可能是非标反弹的重要因素。另外,自 2016 年四季度开始,煤炭、钢铁等供给侧改革的行业盈利开始加速好转,而这些行业在银行表内是难以获得增量资金的,所以上述行业可能也是非标类对接的资金需求方。
综合来看,一季度货币环境是偏紧的,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相对旺盛,而二季度在监管层面很可能会进一步有序推动金融领域的杠杆去化。 我们可以预期的是,政策以及监管在二季度不会有宽松预期,而在金融去杠杆的进程中,监管措施仍会持续出台,而这很可能会引发利率中枢在二季度再度上移。
4 月 17 日将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全球经济环境进一步恶化。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