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产经 > 产经

共商资本赋能创新发展新路径 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温州召开

来源: 证券日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5-06-30

摘要:  6月28日至6月29日,以“资本赋能、中国创新、全球机遇”为主题的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金融、证券等领域以及上市、拟上市企业的6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资本市场...

  6月28日至6月29日,以“资本赋能、中国创新、全球机遇”为主题的2025上市公司论坛在浙江温州举行。论坛汇聚了来自金融、证券等领域以及上市、拟上市企业的600余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资本市场如何高效赋能中国创新力量、把握全球机遇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建言献策。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杰在致辞中介绍,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重要发祥地,始终在资本市场探索中走在前列。1986年,温州创办全国首家股份制城市信用社,1987年成为全国唯一利率改革试点城市,孕育了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2011年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获批后,温州加速推进企业股改与上市。

  “上市是企业从生产管理到价值管理、从当下管理到未来管理的质变过程。”张文杰表示,近年来温州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建立了500家左右的上市后备梯队,大力推进“百企上市”,推动上市企业快速涌现,截至2024年年底,全市累计上市公司达到59家,较2017年增长了近2倍。

  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魏江在会上表示,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基石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资本市场需做好“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

  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上市公司已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2024年A股研发投入1.88万亿元,占全社会一半以上,拥有专利数占全国1/3。从宁德时代通过定增与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到苹果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创新生态,上市公司在资本与创新融合中展现独特优势。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围绕“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指出,二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上市公司是融合关键。2024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11位,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2030年超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超10万亿元。

  周汉民建议,健全企业参与创新机制,让上市公司主导科研项目顶层设计;构建创新联合体,如华为与高校共建卓越中心;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民营企业科研人员参与院士评选。“把科创浓度转化为产业热度,是上市公司的使命。”周汉民表示,需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融合发展实践。

  温州商学院校长、锦天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章晓洪认为,上市公司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是创新的引领者和全球机遇的开拓者,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治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外部监管的日益完善,以及在创新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对全球机遇的积极把握,上市公司将进一步助力市场稳定运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全球竞争力注入新活力。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宽认为,资本赋能、中国创新、全球机遇的时代命题下,中国资本市场活力与潜力尽显,期待各方以论坛为起点,让资本照亮创新之路,共创全球发展新未来。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2025年铁路暑运客流将突破9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下一篇:招聘方式加速视频化、场景化、即时化——直播带岗赋能就业服务升级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