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商业 > 宏观

八成机构料中国债市明年一季度止跌 震荡市赚钱还看波段机会

来源: 新浪综合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16-12-29

摘要:       彭博新闻社报道,对中国债市投资者而言,2016年的冬天尤其寒冷,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在似乎看到了希望--接受彭博调查的八成机构认为,债市将在明年一...

       彭博新闻社报道,对中国债市投资者而言,2016年的冬天尤其寒冷,不过他们中的大多数现在似乎看到了希望--接受彭博调查的八成机构认为,债市将在明年一季度止跌。

  彭博12月22-26日问卷调查24家金融机构的交易员和分析师,结果显示明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区间预测中值为3.0%-3.5%;3.5%将是2015年8月以来的高点,二级市场目前在3.16%附近超过八成(20位)受访者预计,当前债券市场的下跌行情有望于一季度末止步,其中有7位机构人士更乐观地指出,调整或在春节后告一段落<

  2016年,中国债市经历了大喜大悲的过山车行情。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出2.64%的纪录低点后,又在冬季暴跌行情中一度上行超过70基点。展望明年,在经济增速和通胀下行,流动性收紧及去杠杆压力持续的多空因素共同左右下,50%的机构预计2017年债市大概率转入震荡,58%的受访者表示交易策略以把握波段机会为主。

  “明年债市不是大牛市也不是大熊市,预计整体是个震荡市,”申万宏源(6.250, 0.00,0.00%)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孟祥娟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称,“春节后随着通胀和经济数据的回落,资金面也会有所改善,届时债市的机会更大一些。”

  控杠杆

  孟祥娟对明年整体市场的预期获得了较多机构人士的认可。在本次调查中达到50%的受访者预计2017年的债券市场将走出震荡行情,而看熊或看牛明年债市表现的机构占比分别在37.5%和12.5%。

  中金公司分析师张继强在年度债券配置策略展望报告中建议,2017年债市走势将更为波折,仍有赚取票息、波段操作、错杀的机会。市场将明显分化,利率债整体仍好于中低等级信用债,国债好于金融债,杠杆机会有限,久期策略用于反攻。

  今年8月以来中国央行分步分别重启14天和28天期逆回购,公开市场资金投放期限拉长,成本抬升。金融去杠杆压力,与美国加息路径陡峭化、“萝卜章”事件冲击同业信任等因素,债券市场在持续近三年的牛市后,四季度出现暴跌。

  调查中,机构对明年流动性大多不敢轻言乐观。多半数受访者表示,监管层对杠杆的进一步调控,仍将成为市场主要面临的风险点;机构预估中值显示,明年一季度银行间7天利率中枢或位于2.65%,为2015年一季度以来最高水平,同时超出今年迄今的市场平均水平近30个基点。

  经济弱势

市场人士认为支持明年债市不会继续大幅走熊的因素,主要来自经济基本面持续疲弱,以及增长再次下行的压力。

  参与此次调查的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主管颜岩表示,明年下半年开始经济可能还是会处于一个比较弱势的环境,预期货币政策也不会采取紧缩的状况,综合来看预计等到明年一季度后市场调整有望结束。

  “做多的机会来源于基本面与预期的差异,基本面也许存在短期超预期偏空的可能“,中信证券(16.000, -0.02, -0.12%)固收研究主管明明接受彭博电话采访时称,“从配置户的角度讲,要改变早投资早收益的观点,把握每个高点的节奏逐步配置,而非年初把全部仓位建足。”

  此次参与调查机构还包括招商银行(17.520, -0.10, -0.57%)、海富通基金、暖流资产、茂典资产和南华期货等在内的多家境内银行、券商、公募和私募基金等机构。

  调查中,金融债与高等级信用债并驾齐驱成为投资者们在明年最看好的债券品种,占比皆达30%;国债、可转债、低等级信用债和地方债依次分列其后,占比约17%、13%、8%和4%。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交易所钱荒一日游:市场忧心忡忡 降准呼声再现

下一篇:国海证券:已与绝大部分私签债券交易协议事件所涉机构完成协商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