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更多>
聚焦新闻
×
新闻 > 文化 > 文化

把握金融本质是前提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乐山  发布时间:2017-04-28

摘要:  当下技术革新速度远超从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快速改变当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国内拥有巨大应用潜力,为我国提供了弯道超车机遇。虽然核心技...

  当下技术革新速度远超从前,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快速改变当代人类的生产生活。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国内拥有巨大应用潜力,为我国提供了弯道超车机遇。虽然核心技术正在攻关,但是国内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程度以及庞大的人口和经济体量,为新技术落地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以物联网为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的产品,只是简单地在电器产品中加装传感器或通过蓝牙与手机互联,从而完成了一个类似物联网的产品结构,由此产生了诸多智能手表、智能家具、智能家电……但这些产品不仅信息传输能力有限,而且质量不稳定。最关键的是这种产品只有营销噱头,而无太大实用价值。其内涵与时下热议的物联网、云计算相去甚远。

  在金融领域内,类似情况也在发生:一些打着新技术旗号的企业,简单地将民间借贷挪移到网上,装扮在手机APP中。既无产品创新,也无理念进步。用技术手段改变金融应用场景,与严谨意义上的金融创新并不相同。金融创新,是指二十世纪中后期,西方一些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与监管,提高市场竞争力,在现有法律体系内,在产品结构上进行重新安排,开发了浮动利率工具、金融期货、期权、互换等创新金融产品。对比之下,“伪技术”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站在潮流风口,披着技术外衣可以令其“飞翔”。但狂风过后,最终受损的,却是众多用户。监管的作用,往往发生在事后,在弊端显露之后予以制止,市场更需要的,是让不该发生的事情根本没有生长的土壤。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网民群体和高速发展的科技产业,但公民金融素养良莠不齐。根据2015年11月标准普尔发布的2014年全球金融启蒙调研报告,中国的金融启蒙人群仅为总人口的28%,与发达国家相距很大。并不太理想的公民金融素质,使得国内一些金融消费者面对传统金融服务尚不能完全理解,面对形形色色的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金融产品,存在更大风险隐患。

  实际上,金融科技早已存在。上世纪末,传统金融机构电脑化到网络化,催生了电子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曾经的新业态,今日的非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支付、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网络众筹、网上金融产品销售等,让科技金融不断延伸、提升。有人坚定认为,金融科技必将彻底颠覆传统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甚至一些经济组织、民间团体,热衷于数字货币研发和投入,探索如何将区块链有效地应用到金融领域,在科技金融浪潮下,扩展出更多应用场景。

  乐视金融CEO王永利提出,金融将成为新科技研发和应用的重要领域,但真正要将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促进金融创新和更好发展,前提是必须准确把握金融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明确和坚守金融的底线和基本规则,这需要金融专业人才和技术专家密切结合。金融是经济运行的血脉和核心,当运用最新科技后,会突破原有管束,最终倒逼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互联网等新技术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必将有力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将促进金融知识普及。这是互联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这些应用一定会带来金融创新。互联网使信息和资源可以在更广范围进行交换和分享。在此技术背景下,一些企业逐渐打破组织边界,在更大范围内实施经济组织和资源共享。但网络世界不会完全照搬现实世界的制度和规则,因此,面对科技金融浪潮,更需积极探索、完善线上制度规则,解决好这两个世界的关系,才能获得主动权,完善科技金融时代的应用场景。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画笔下有个少年

下一篇:从洞察现在到预见未来 读《中国上市银行年报研究(2016)》

分享到: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框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客服电话:010-57135130 传真:010-57135130 邮箱:mrcxnews@163.com

本站郑重声明:每日财讯网所发布的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网不对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Copyright Up to 2022 mrcx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71131号 【京ICP备16069224号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