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复工复产的流通基础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每日财讯网》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2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制造业和流通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积极有序复工复产的措施,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努力稳定供应链。
当前,在做好科学精准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复工复产时不我待,须臾不可放松。对于许多行业来说,流通业是保障自身正常运转的基石。稳固我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坚实地位,不能缺少流通业、物流业的稳定支持。因此,当下我们应多措并举,夯实复工复产的流通基础,使流通业快速恢复,以此推动经济恢复。
制造业的繁荣,离不开全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因此格外倚仗稳定的流通业和物流运输。国常会提出积极有序推动制造业和流通业复工复产复业,意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并为疫情防控期间崭露头角的消费新业态筑牢发展根基。我们需要推动流通业尽快复工复产,保障物流运输的稳定,使我国庞大的产业链快速恢复运转。当前,我国已有为数不少在全球产业链中有重要影响力的大企业、头部企业,必须以高效的流通,保障它们对关键产品的生产出口。这不但有利于核心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巩固既有地位,更能够稳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并且,龙头企业具有带动作用,链条上不少中小企业依附于大企业生存,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夯实大企业复工复产的流通基础,也有助于中小企业转起来、活起来。鉴于大企业的重要意义,国常会提出,要鼓励大企业、头部企业运用获得的融资,以预付款等形式向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支付现金,带动共同发展。这种思路有助于发挥核心企业的传导作用,使对核心企业的流动资金支持沿产业链传导,进而缓解整个资金链的压力。
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基于互联网的消费新业态保持增长,抓住了中国经济的“危中之机”,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线上零售、餐饮、医疗等服务,还是便利社区居民的消费网络、农村电商等“下沉服务”,形式是在线上,最终仍要落脚于线下,需要流通业的支撑。因此,眼下我们支持流通业发展、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惠及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为经济注入新鲜的增长动力。
推动制造业、流通业复工复产复业,金融支持必不可少。困难时期的制造业更需要不断贷、不抽贷,更渴望中长期性融资;流通业中的中小企业也亟须金融活水浇灌。因此,国常会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提高信用贷款、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比重,推动新增贷款更多支持首次获得贷款的中小微企业。我们需要把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落到实处,不止于放贷,更要优化中小微企业所处的金融大环境,增强发展信心。
疫情无疑对航空运输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超过30家航空公司宣布停飞所有国际航线,超过20家已全线停飞。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也表示,由于旅行限制的严峻性以及预期的全球衰退,2020年航空业旅客收入可能缩水2520亿美元,同比下降44%。航空业受到冲击,传导至实体经济,使国际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具体表现为,受疫情冲击国际航空客运量萎缩,导致客机腹舱货运大幅下降。随着我国国内疫情好转,航空运输逐步回暖,各大航线将渐渐热起来。不过,疫情客观上让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的短板暴露出来。因此,当前夯实复工复产的流通基础,应重视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根据疫情所揭示的问题补足短板,保通保运保供,为我国企业在国际供应链竞争中厚植坚实的物流基础。
我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通过融入全球产业链受益良多,并以此建立了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获得这样的地位,与稳定繁荣的流通业和物流运输息息相关。我们需要继续巩固这种地位,一方面,世界各国是我们的生意伙伴,我们应与他国通力合作、共同研判,尽早完全控制疫情,及早恢复全球流通业与产业链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我们应重视疫情防控期间流通业暴露出的问题,加紧补短板,潜心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使制造业运转的根基更牢固,使我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更稳固。
责任编辑:《每日财讯网》编辑
上一篇:凝聚合力 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
下一篇:没有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网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网不承担任何责任。